餐饮创业要怎么开始?下面是电营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餐饮创业小故事
餐饮创业故事
餐饮创业小故事篇
在决定从事餐饮行业之前,张明其实已经算是一个成功的老板了。当时他在江苏常州拥有4家家具专卖店,并成立了公司,堪称是区内家具销售行业的领军人物。戏剧性的变化出现在2003年9月。当时他在报纸上看到当地一家著名的餐饮企业仅仅用了2年时间就成为常州名优企业10强,店主个人赚了将近半个亿。当时正面临企业经营瓶颈期的他很容易就动心了。从小成长在常州的张明认为当地餐饮业市场空间很大,所以决定涉足餐饮业。
苏南一带的饮食口味都比较清淡,张明觉得如果经营本地菜的话竞争对手太多,所以决定寻找一种全新的产品介入。在一次前往四川旅游的行程中,他尝到了正宗的四川火锅,他认为这种浓重的口味,一定会让吃惯清淡口味的江苏人感到新鲜。所以他很快决定开一家正宗的四川火锅店。那年10月份,张明花高薪买来正宗的四川火锅配料,并投入50多万元,在常州开了一家火锅店。这种麻辣的口味让本地人感到很新鲜,再加上天气渐冷,在这个100多平米的店里,几乎天天爆满,在第一个月,张明的销售额就达到了9万多元,第二个月上升到十几万元,以后几乎都保持在15万左右。尝到甜头的张明觉得成功似乎触手可及,所以他决定扩大规模。为此,他在当地某著名的餐饮一条街选中了一家超过500平方米的一楼门店,三个月后又接手了门店的二楼,并再度投入50多万元进行装修,并于2004年年中开门纳客。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生意突然就冷清下来了。不管是原先的老店还是新开的样板店,每天的客人都比原先预料的少了许多。在推出优惠促销和广告攻势等手段却无果之后,张明认为是消费者的口味发生了变化,于是决定改做当地的菜。可惜,在同一区域经营本地菜的餐馆此时已经遍地都是,而张明又找不到更有实力的主厨掌勺,生意自然也一直没有起色。一年后,张明最终只得辞退工人,关上了店门。
餐饮创业小故事篇
“从开出第一家川菜馆到今天,其中能称得上创业转折点的时间有两个,一个是2003年4月份,一个是2006年12月份。”昨日,青岛古街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晓煜以两个“时间点”为开始,讲述起她的创业历程。她说,2003年4月是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2006年12月她企业里的员工、河南濮阳小伙杨占奇遭遇车祸离开人世前,他家人把他的眼角膜捐献出来,整个事件《青岛早报》曾全程跟踪报道。非典给她的创业带来一次飞跃机会,“杨占奇事迹”则促使她树立起全新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非典给她带来机会
晓煜告诉记者,在2003年非典来临前,她经营两家小川菜馆,生意都很红火。但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一下把青岛餐饮业推到了“冬天”,也把她的两个菜馆生意几乎扔进了冰窖。
“当时不少饭店或关门或停业。”晓煜说,但她始终坚信疫情终将过去,于是她不仅没裁员,还向在非典期间就餐的顾客表示感恩,重新装修店面,确定连锁发展目标,果然到2003年下半年,非典疫情过后,饭店、餐馆重现辉煌。她经营的川菜馆一下就吸引了三个加盟店面,创业完成一次大飞跃。
员工事迹触动她心
目前,晓煜和丈夫共同创业的川菜馆已有了7家连锁店面。“本来,此前以利润为导向,做大做强是企业的主要目标,但员工杨占奇的事迹让我转变了这个想法。”晓煜介绍,去年12月23日,员工杨占奇被一辆摩托车撞伤去世,在他去世前1小时,弟弟杨占京代他捐献出眼角膜。杨占奇因此成为我市第一个捐献眼角膜的人。整个事件,《青岛早报》全程跟踪报道后,岛城上千名市民自发掀起一场捐献角膜的行动。
餐饮是个“良心行业”
“杨占奇一个人的行为通过媒体宣传,影响了众多城市居民对遗体捐献的观念变化,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晓煜说,这件事让她颇受触动,并促使她把企业目标重新确定为“做最受社会尊重”的餐饮企业。她说,企业在赚钱之外,必须要有社会价值的体现。餐饮业是个“良心行业”,在餐饮业掘金只有大家赚良心钱,生意才能做持久。
再建五条餐饮街
市经贸委市场网点处处长刘大川:青岛已搭建起青岛代表菜的品牌框架体系
青岛近五年来餐饮有何特色,未来美食将如何发展?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经贸委市场网点处处长刘大川。
记者:未来将如何改造或规划餐饮街区?
刘大川:从2002年起,我们一直贯彻以特色餐饮街区建设为龙头的思路,先后规划建设了云霄路海鲜美食街、登州路啤酒文化街等7条特色餐饮街区。到2012年将再培育5条新的特色餐饮街区。
记者:青岛餐饮最近五年来的发展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特色?
刘大川:品牌建设是青岛餐饮业形成特色的主要途径。2002年组织开展了青岛特色小吃的评选,认定了50个青岛特色小吃和风味小吃。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青岛海鲜菜的评选,评选出37例青岛海鲜名菜和57例海鲜优秀菜。2005年通过挖掘提炼青岛菜和青岛特色小吃的概念和特点,初步搭建起青岛代表菜的品牌框架体系。
记者:我市在发展大众化餐饮、早餐市场方面有哪些变化?
刘大川:几年来,我市在市区共发展“绿色早餐”车(亭)400多个,每天近7万名市民受益。
餐饮创业小故事篇
12岁“不差钱”女生为创业离家
“以后会不会还这样” 她回答“不一定”。我们每个人小时候可能都做过这样的梦:自己突然长大,个人创业经历,然后像大人一样去闯荡外面的世界……家住合川的12岁女孩小米也这样想了,而且她更有冒险精神:为了“创业”,真的和另一个女孩离家出走,找工作去了。
对这样一个爱幻想又大胆,有几分早熟实际上又很天真的女孩,你也许想先了解一下她的情况吧,那么就让我们先看看小米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小米圆脸、纤瘦,虽然只有12岁,但1.60米的身高,还有稍显成熟的衣着,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不过,她头上的卡通发卡还是透露了小女孩应有的天真。
小米的爸爸老米是个工程老板,家庭条件很好,属于“不差钱”那种。在爸爸心目中,女儿很乖巧,不会离家出走,这次失踪很可能是被人拐骗了。这个女孩说,自己出走“纯粹是想创业,挣不挣钱无所谓”。我们想,这是因为她对外面的世界期待太多。爸爸找到她之后,她告诉我们并没有绝了再出去“闯世界”的念头。如果你对处理孩子的这种心理有经验,也许可以告诉老米,他现在怎么做最好。
同学们给她凑了路费,4月22日晚,我们在沙区天陈路交巡警平台看到了小米。她是在离家出走2天后,被父亲找到,“扭送”到天陈路平台的。个人创业经历,小米在合川某中学上初一,今年春节前夕,她和几个同班女生在一个废品收购站看到了一本杂志。“名字我记不起了,上面写了很多别人创业的故事,还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图片。”在平台待了2个多小时后,小米开始对我们无话不谈了。“听说卖衣服能挣很多钱。”她们连“创业”方式都想好了。
但事到临头,几个女孩“变卦”了,她们担心后果:“万一爸爸妈妈找我们怎么办?”“我作业还没做完。”“我们还是等放暑假的时候再出去嘛。”坚持“原则”的只有小米一个。这时候,她碰到了另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孩小娜。小娜13岁,和小米同一个学校,但是上初二。小娜平时成绩不大好,不想读书。但妈妈望女成凤,不惜来回奔波,每天都要亲自把女儿送到学校上课。
小米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那几个曾经一起计划的同学,她们很羡慕小米的“勇气”,个人创业经历,也尽了朋友的“义务”:你5元、我10元地给小米凑了上百元路费。“我以前借过100多元给同学,出发前也全要回来了。”小米说,21日上午,她和小娜相约离开了学校。
花100元打摩的到了沙坪坝,就这样,2个小女孩在合川打了一个摩的,坐到了沙坪坝,光车费就花了100元。她们到沙坪坝三峡广场后第一件事,就是看哪家店门口贴着招聘启事,她们要找工作。听说卖服装能挣钱,她们首先到一家服装店应聘。老板问她们:“你们多大了?”“16岁”“16岁太小了,我们不要。”“说错了,我们18岁。”“那你们对工资有啥要求?”“没要求,随便。”
老板仔细看看她们,还是觉得不靠谱,于是找个借口打发了。她们到过一家美容院,自己觉得不好,离开了。直到晚上,她们在一家酒吧找到了落脚之地。酒吧老板后来告诉我们,两个女孩来的时候说自己18岁,让她们拿身份证来看。回答没带在身上,第二天拿来。后来,老板得知她们没地方住,收留她们在酒吧住了一晚。工作则等看到身份证再说。
老爸把女儿“钓”出来了,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2个小女孩肯定要“显摆”一下了。个人创业经历,小米在电脑上联系上自己的一个同学:“我找到工作了。”那边同学回答说:“好安逸呀,我也想跟你去长长见识!”小米当然答应了,和这个同学约好在沙坪坝火车站见面。小米哪里知道,电脑那边想见她的不是同学,而是自己的老爸。
原来,老米料定女儿不会跟自己联系,一定会跟她的同学联系,于是早做好了同学的工作。第二天,老米先到沙区天陈路平台报了案,在平台交巡警的指导下,个人创业经历,到火车站“赴约”。果然,小米和小娜如约在那儿等着“同学”了,老米把小米“扭送”回了天陈路平台,因为他不相信女儿自己会离家出走。2个女孩的父母都怀疑女儿是被人拐骗,得知真相后,震惊之余,赶紧先把自己的报案撤了。
个人创业经历,临走前小米跟我们有简短的对话,“小米,以后不会这样了吧。”我们问。“不一定。”小米淡定地回答。“那下次你要到什么地方去,是悄悄走呢,还是会跟爸爸说一声?”“那要看情况。”
餐饮创业小故事的相关内容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接下来请继续关注电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