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的创业项目有哪些?将要废弃的东西,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能再次为自己服务为自己所用。这样做的话能减少垃圾,也能减少花销。现在变废为宝做创业有什么项目吗?变废为宝做创业有哪些成功的案例?今天电营网小编整理了变废为宝的创业项目及创业案例分享给大家,下面一起看看吧。
变废为宝创业项目
一、变废为宝的成功创业案例
变废为宝的创业案例1:TerraCycle
自从20世纪人们发明了塑料和泡沫聚苯乙烯等石化合成材料以来,地球上就出现了垃圾。现今,如何处理堆积如山的垃圾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蚯蚓创业记》讲述的就是一名从普林斯顿大学退学的大一学生汤姆·萨基如何变废为宝、利用垃圾进行创业的故事。
一般人眼里往往需要花钱处理的垃圾在他看来不再是垃圾,而是具有某种独特价值的商品。于是,他创办了TerraCycle公司。他把别人视为垃圾的东西作为原材料,把食堂的剩饭剩菜喂食给蚯蚓,再用蚯蚓的粪便制成肥料;把葡萄酒园废弃不用的酒桶改造成旋转堆肥机和收集雨水的雨桶;用旧软木塞批量生产软木板;用果汁袋做成手提包、铅笔盒和背包;用奥利奥饼干包装纸制成垫布、托盘、台布、环保袋和浴帘;他还将电子垃圾与被人们视为垃圾的涂鸦艺术相结合,开发出“城市艺术花盆”……
如今TerraCycle已经是知名的环保绿色企业,拥有几百种独特的升级回收的产品。可以说汤姆·萨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闪耀在这些奇迹的背后是他的创新思维。他的创业之路从一开始就不同寻常。
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他对蚯蚓——一种相当普通的靠吃生活垃圾为生的红色蠕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蚯蚓的粪便是非常好的植物肥料,具有很大的潜在商业价值。人们付钱给他,让他回收食物垃圾,蚯蚓吃掉这些食物垃圾产生粪便,他再用蚯蚓所产生的粪便作为肥料卖出去,两头赚钱。他的这个想法听上去确实很棒,但是在接下来的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困难,例如资金不足、技术需要改进以及人手缺乏等。
在困境中,他也曾遇到过各种诱惑,比如“胡萝卜资本”提供的一百万美元投资,他本可以坐收渔利,但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理念,坚持以垃圾为基础的经营模式,他鼓起勇气,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胡萝卜资本”的投资。由于缺乏资金,他只能用从垃圾箱捡来的瓶子装蚯蚓堆肥,从而促成他生产出世界上第一种完全用垃圾制造、完全用垃圾包装的产品。这也随之引发了他之后的一系列想法和做法——用垃圾制造与TerraCycle相关的所有产品。此外,他在迎接史高斯·奇迹集团(美国最大的草坪肥料供应商)诉讼案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沉着和睿智都不得不令人心生赞叹!
变废为宝的创业案例2:蚯蚓处理污泥
去年5月,李春光在周庄镇西板伦村租地120亩,兴办“蚯蚓处理污泥”这一新项目。可在项目申报初期,由于项目库名录内没有这一项,相关职能部门也没有听过见过,难以拍板。后经层层请示和努力,终于获得环保部门认可。兴化市环保局特批供给50吨污泥,让李春光先搞试验。“如果搞成了,就大力支持。”兴化市环保局局长陈茂旺说。于是,李春光先租了一家旧厂房,从山东和陕西等地相继购进10余吨“日本太平2号”蚯蚓,开始了养殖试验。
“我和科技局的几位同志经常过来,亲眼看到被蚯蚓消化处理过的污泥后,全都信服了,真称得上是‘污泥穿肠过,肥料地上留’了。”陈茂旺说,污泥处理一直是各地环保部门面临的难题,而利用蚯蚓进行生物法处理,便可破解这一难题。别看蚯蚓小,可它的体内有上百个腔体结构,每一节腔肠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消化工厂。在这里,每一条蚯蚓每天要吞食和自己体重相当的污泥,通过吸收污泥中大量富含的有机物获得养分生长。污泥在蚯蚓体内经过几百次的消化,排出的粪便就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料,每100吨污泥可转化成30吨左右的有机肥。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去年出具的检测数据表明,春光公司蚯蚓吞食污泥后产生的排泄物,符合国家农业有机肥料标准。此后,兴化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每天产出的约5吨污泥,全部交给春光公司的蚯蚓“消化”。但目前公司养殖的蚯蚓每天可“吃掉”20多吨污泥,兴化城区的生活污泥远远不够。
“你瞧,大棚外面的桃树枣树都施了蚯蚓粪,长得可好呢。”在春光公司的一片果园里,一排排蜜桃、猕猴桃树含苞待放。专家公认,蚯蚓粪是最好的有机肥,尤其对改善土壤板结非常有效。李春光告诉记者,公司一期现已完成投入300多万元,如果能有效保证污泥以及畜禽粪便、秸秆等原料的供应,他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去年已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一方面公司作为研究所的实验基地,另一方面在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进一步开发利用蚯蚓。当代着名植物学家蒋高明教授检测了蚯蚓粪便样品后,称赞他们为“变废为宝”,做了件大好事。
变废为宝的创业案例3:城市矿山
从废电器到钴、镍等金属,再到超细钴镍粉末,电子废弃物经过两次“变身”,成为紧俏的市场资源。
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垃圾处理工厂”的掌舵人,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被戏称为“丐帮帮主”。他变垃圾为“城市矿山”,成功实现了“吃干榨净电子垃圾,吐出来‘金子’”的循环经济产业梦想。
在国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下,格林美不仅变成了捡垃圾的“正规军”,还成为大陆首家再生资源的上市公司,成为美丽中国的标志性股票,每年回收处理的小型电池和废旧家电,占全国总量、处理量的10%以上。
格林美表示,正在致力于打造产品齐全的电池材料生产商。
钟情资源循环利用——教授下海研究电子垃圾
许开华是湖北荆州人,出生于1966年。在创业前,他是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
2000年,赴日本访问研究的许开华认识了日本东京大学知名教授山本良一博士。山本教授告诉他,地球的承载极限不是地球上的人与物,而是环境,也就是污染源。当污染到一定程度时,地球上的人、动物和植物都将难以生存,这就是地球的环境承载极限。
许开华被山本的思想深深吸引。他在日本时还发现,日本很多原来做冶金研究的同行都在研究资源的循环利用与清洁生产技术。
学金属冶炼出身的他深知电池里重金属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废旧电池和电子废弃物“体内”含有钴镍等多种重金属,如果能对它们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不仅能减少污染,还可以延缓原矿开采进度,减少资源消耗,被公认为是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只是当时,国内对电子废弃物的再利用尚无人问津。
许开华敏感地觉察到,这个绿色产业,将是未来中国的最大产业,因为随着电子工业的日益发达,以电池为代表的电子废弃物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势必会与日俱增。
2001年,许开华回国,带领着团队在深圳创立绿色环境材料研究孵化中心,用Green E-co-Manufacture(绿色环境制造)来命名公司“GEM格林美”,开启了循环经济的征程。
将垃圾吃干榨净式回收——核心技术征服世界500强
“电子垃圾是隐藏在城市里的矿山。”许开华说,垃圾如何变矿山?答案是技术。
格林美创立后,首先选择废旧电池与钴镍废物的回收和利用,主要看中的是钴、镍资源的稀缺性,超细钴镍粉体材料在电子、汽车、工具、军工和高能电池领域广泛应用。
但此前,从电子废弃物中提炼超细钴镍粉体的技术被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垄断。许开华要做的就是自主研发,打破垄断。
2002年至2005年,格林美在深圳市政府提供的孵化园内,全心投入电池和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技术研究。在没有什么销售收入的情况下,4年里格林美抵制了许多诱惑,坚持研发对这些回收物“吃干榨尽”式的回收技术,以保证整个循环利用过程不再产生二次污染。“创业初期特别穷。”许开华回忆,公司一度甚至连水电费都交不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格林美终于突破了绿色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电子废物、废旧线路板等污染资源的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超细钴镍粉末从废物中循环出来了,但让市场接受却是另外一回事,“一个收废品的企业造出来的钴镍品质能保证吗?毕竟这些钴镍材料经过使用,其生命周期已基本终结,格林美的循环再造能否完全恢复金属的属性?”
为了取得客户信任,许开华团队把原材料免费送给客户使用,并将制造出来的样品与原矿产材料生产出的产品性能参数进行比对,慢慢积累客户。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公司曾对格林美的试用申请不屑一顾,2008年,一家加拿大的镍粉供应商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生产陷于停顿。力拓尝试转向格林美小批量采购,经反复检验和试用,发现格林美的镍粉品质与矿石提炼的产品完全一样,随之与格林美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并在2010年将格林美列入核心供应商。
据许开华介绍,到目前为止,格林美已经拥有300余项专利,并牵头制定了100多项国家产业标准。
开采“城市矿山”第一股——从回收家电到回收报废汽车
对于格林美,湖北人有种特别的亲切感,不仅缘于许开华是湖北人,还缘于荆门格林美。
2004年,正在格林美准备寻找合适地点进行产业化建设时,荆门市政府到深圳招商,无论从商务成本,还是家乡情结,都促成格林美来湖北投资。当年5月,荆门格林美循环产业园开工,2005年,荆门格林美二期奠基,超细钴粉、超细镍粉等超细粉体材料生产车间和全流程生产线从深圳复制到了荆门经济开发区。
说起格林美从小到大、从研发到产业化,许开华坦承,资本市场成为格林美产业升级和快速发展的发动机。
2005年国家开始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等8家风投先后入股格林美。格林美的循环经济研究成果得以大规模产业化推广。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了低碳概念。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环保型企业上市得到中国证监会扶持,格林美也因此而受益。
2010年1月,格林美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开采城市矿山”第一股,募资超过7亿元。如今格林美已成为世界核心超细钴镍粉末制造商,其中钴的回收量占国内原钴开采量的50%以上,支撑了国内超细钴粉市场近60%的市场供应量。
除了旧电池、废弃家电,报废汽车也成为格林美的目标。许开华坦言,包括湖北在内,格林美的规划是建成六大城市矿山循环产业基地,并建设5个以上报废汽车处理中心,“未来,我们希望有计划地推行覆盖城市的废弃资源社会体系,开采无限的‘城市矿山’”。
上月22日,总投资12亿元、占地600余亩,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报废汽车处理基地——格林美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在武汉阳逻试运营,年设计处理能力可达10万辆。据悉,除了武汉的报废汽车处理基地,格林美在江西、天津等地也有布局,“现在,公司最大的问题是省内电子垃圾‘不够吃’,必须扩大业务覆盖面”。
打造中国“优美科”
世界最大的循环经济公司是比利时的优美科公司,年销售收入150亿欧元以上,多次进入世界500强,其回收金属种类多达五六十种,其中回收金银总量为中国产量30%以上。
格林美提出的口号是构建中国的“优美科”,许开华表示,虽然格林美的规模尚远不能与优美科相比,但格林美的循环回收技术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完全接轨,一旦中国城市形成开放的城市矿山处理平台,巨大的城市矿山进入循环经济体系,谁又能小看格林美未来可能创造的奇迹呢?
吃进垃圾 吐出金子
一块手机电池,可污染5吨水体或者0.5平方米土壤,而其含有的锂属于稀有金属。手机电路板更有千分之三的黄金,含量远超一般的金矿。“我们一年从电子垃圾中炼出的铜达3万吨。在省内仅次于大冶,是第二大‘铜矿’。”这是许开华带领格林美人所做的成绩。2012年,格林美从电脑主板、手机中炼出400公斤黄金,还有白银,从电池中回收钴、镍等20多种金属。
二、变废为宝的创业项目推荐
全世界都在提倡低碳环保,对于创业者而言低碳环保的致富项目也是值得关注的,那么,2017年变废为宝致富项目有哪些?想必这也是大家想要了解的,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个!
变废为宝致富项目——电池修复
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产品,环保节能是社会的大主题,因此做电池修复生意前景非常广阔。2016年,电动车已经成为了马路上低碳环保的形象大使,越来越多的上班族为了避免上班堵车迟到,更愿意选择骑着电动车上班,然而电动车虽然环保但是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3年,报废影响环境,而更换新的蓄电池成本较高,所以更多人会选择修复电池。
变废为宝致富项目——机制木炭加工
据了解,国内农作物剩余物只有小部分被利用,大部分都被处理掉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每年的农作物剩余物高达200亿吨,其实农作物剩余物是可以制作机制木炭的。如今,国家颁布禁止砍伐森林的法令,国内无数天然木炭厂被迫关闭,而机制木炭加工是通过变废为宝的角度出发,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天然木炭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机制木炭的出现填补这一空白,所以投资这一行业必能赚钱。
变废为宝致富项目——废旧塑料瓶
废旧塑料瓶是聚酯类塑料制品,目前市场尚无可行的回收利用方法,但将其破碎、清洗、甩干后可生产加工成塑料碎片,它是抽丝的重要原料,每吨现行市场售价高达7000余元。在山东一些废旧塑料市场上,该类产品供不应求,一些靠回收加工此类塑料的生产户每年收入高达20-30万元。由于该类塑料制品四季都有,而且生产简便,因此市场非常广阔,适合全国各地投资生产,一般有空地100平方米即可。
以上就是2017年变废为宝致富项目的介绍,其实,市场中变废为宝的项目有很多,这样的项目投资门槛非常低,发展前景也比较可观,是值得大家选择的。
三、农村变废为宝的创业项目
农村变废为宝项目之竹笋壳制品
1、竹笋壳制拖鞋:拖鞋一般采用手工缝合而成,它具有吸汗、除异味、按摩脚底、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清凉下火等功能,同时又具有毛竹的天然芳香气息,能使人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产品有一次性、长效性、按摩性、实用性等多个品种,最适用于高级宾馆、普通家庭穿着。
2、竹笋壳鞋垫:同竹笋壳拖壳性质差不多,但更适合小本创业,需要资金投入更少。
3、竹笋壳快餐盒:竹笋壳经过特殊酶分解处理,无毒无味,生产的竹笋壳快餐盒,即可解决因泡沫快餐盒造成的白色污染,又可有效解决笋壳造成的污染,使笋竹产业开发获得更高的利润,实现笋农增收、企业增收,实现优势互补,双羸发展。用竹笋壳生产的隔音板,隔音效果比泡沫等制成的隔音板效果更好、且无毒,不会散发有毒气体,是优质的隔音材料,可出口日本等国,增加外汇收入。
4、竹笋壳贴画:竹笋壳制成的工艺美术堆画,它是模仿景物的外形、色调、花纹,用竹笋壳经人工剪、切造型后,拼粘堆贴在涂有颜色或绘有图案的背景板上而制成。它选材容易,造型简单、逼真、成成低、仿古性强、纹路清晰。可以不添加其它颜色,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人工着色。
5、竹笋壳提取色素:竹笋是禾本科植物,我国南北方皆有种植,以南方居多。竹笋性味甘寒、有利水益气、清热化痰、镇静安神的功效。竹笋大多数用于制作罐头,除少数笋壳被加工成包装材料外销以外,其余当作废料处理。端午节用竹笋壳包棕子,说明竹笋壳无毒。所以从竹笋壳中提取的色素也是安全无毒的。若被提取,则笋罐头工厂的笋壳可以得到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6、竹笋壳工艺品:我上次去四川九寨沟旅游,就带回来一些用竹笋壳制作的民族工艺品,造型是各民族少女,以竹笋壳配合其它装饰品制作,很漂亮,给女同事都高兴得不得了。
7、竹壳雕:是以毛竹笋壳为原料,通过绘画、雕刻、剪贴、上光等工艺制作而成的新颖工艺品。首创者是乐清民间艺术家郑庆华。他经过15年探索和反复试制,终于在1986年获得成功。优秀作品有《出征前》、《五虎将》、《四大金刚》和《福禄寿喜》。笋壳雕集竹雕(浅雕)、脱俗、竹编于一身,体现了笋壳自然本色、花纹及质地轻巧的特点,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故问世后甚受青睐,远销美、英、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8、竹笋壳的其它开发应用:笋壳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产品开发;笋壳饲料的开发和生产技术;笋壳的生物发酵和有机肥及园艺基质的开发……
它的作用在现代社会起到了翻天覆地和变化,而这一切,也造就了竹笋壳也必将成为一种紧俏商品。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厂家在大量收购竹笋壳。
农村变废为宝项目之沼气项目
近日,一处大型沼气项目在山东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竣工投产。这个由青岛中清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沼气工程项目是目前我省厌氧反应器单体容积最大的沼气工程项目,规划总投资19018万元,设计能力为日产沼气2万立方米、年产沼气730万立方米。
与企业、农户实现共赢
记者了解到,这一大型沼气工程项目若全部达产,可消纳方圆20公里范围内的牛粪、鸡粪、农产品加工废弃物以及植物秸秆等,每年可替代标煤4416吨,减排二氧化碳11764吨,减排二氧化硫98。9吨,实现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同时,工程产生的沼渣、沼液作为优质有机肥,可施用于农田,具有改良土壤作用,既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又能增产增收,形成“养殖 (种植)——沼气——沼肥——种植”的良性循环。
青岛中清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张丹告诉记者,公司目前的客户主要有九联集团、凤凰印染等企业。沼气既可压缩后装进车辆外运,也可通过管道直接向外输送。昌广食品厂是九联的熟食品加工厂,每天产生很多污水,以前要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才可达标排放,现在上层富含有机物的污水被用来生产沼气,既大大减少了处理难度,又可为九联置换一定量的沼气。
实际上,该大型沼气项目在青岛应该算是第二个。南航工业集团在即墨市店集镇投资建设的一处大型沼气项目至今已成功运转了近3年时间。
店集镇的沼气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每年可消纳4。5万吨畜禽养殖场粪污、1。5万吨农作物秸秆。
项目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原料来源已开拓得很充分。首先是与正大集团合作,以每吨30多元的价格收购正大40余个肉鸡养殖场的鸡粪;免费处理正大生产车间的污水污泥,每天处理量约60吨。其次,以每吨40元—100元的价格,收购周边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的粪便,日收购量约10吨。第三,敞开收购农民的植物秸秆,鲜玉米秸秆每吨60元—80元,干秸秆每吨240元—280元。目前,正大集团每天的用气量在5000方左右,另外两家企业每天用气量各2000多立方米,同时项目还为附近的阳光佳苑小区的640余户居民供气。
农村变废为宝项目之废旧矿泉水瓶项目
这个农村致富项目是就地加工处理不失为一条经济实用的新途径。 其中将其破碎、清洗加工成塑料碎片是目前最简单和可行的方式,除可清除固定废弃物外,还可创造出每吨300元左右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农村致富项目介绍:废旧矿泉水瓶是聚酯类塑料制品,目前市场尚无可行的回收利用方法,但将其破碎、清洗、甩干后可生产加工成塑料碎片,它是抽丝的重要原料,每吨现行市场售价高达7000余元。在山东一些废旧塑料市场上,该类产品供不应求,一些靠回收加工此类塑料的生产户每年收入高达20-30万元。由于该类塑料制品四季都有,而且生产简便,因此市场非常广阔,适合全国各地投资生产,一般有空地100平方米即可。
农村致富项目设备及配置:该其主要由45型塑料破碎机(配1。5千瓦电机,产量400千克/小时)、清洗机(7。5千瓦电机)、上料机(4千瓦电机)、漂洗机(3千瓦电机)、甩干机(7。5千瓦电机,产量4000千克/小时)五种机构机构。
农村致富项目生产工艺流程:拣料除杂――破碎加工――清洗污渍――自动上料――漂洗处理――甩干水份――包装。
农村致富项目生产成本分析(按生产一吨计) :原料5000元/吨+电费1000元+工资800元=6800元。市场售价:7100-6800=300元 按月产3吨计算:300*3=900元。按年产200吨计算:200**900=180000元。
关于变废为宝的创业项目和创业案例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接下来请继续关注电营网。